期刊简介
本杂志1995年创刊,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联合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唯一专门报道计划免疫专业的学术刊物。双月刊,大16开本。主要登载国内外计划免疫、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免疫预防和疫苗研究的成果,计划免疫管理,实验室技术和方法,国内外有关计划免疫的学术信息。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管理、经验交流、短篇报道、综述、讲座、学术报告、学术讨论、专家访谈、文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计划免疫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出版部门: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1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17/R
邮发代号: 82-85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计划免疫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17/R
- 国内刊号:11-551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不同免疫程序免疫后7年血清学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HepatitisAAttenuatedLiveVaccine,HepA-L)不同免疫程序免疫后7年的抗体持久性,并与甲肝灭活疫苗(HepatitisAInactivatedVaccine,HepA-I)进行比较.方法按个体随机的方法,把筛检出的甲肝易感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按0、6、12个月程序接种3剂国产H2株HepA-L,B、C两组按0、6个月程序......
作者:刘怀风;张新江;张建立;郝志勇;张志勇;陈吉朝;褚娟;马景臣;刘洪斌;赵玉良;齐顺祥;汪萱怡;徐志一 刊期: 2009- 04
-
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与发病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AttenuatedLiveVaccine,varV)对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收集2006年10月1日~2007年7月31日,北京市朝阳区发生的水痘193例和342名健康人群的VarV免疫史等信息.结果①病例组中无VarV免疫史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比值比(OddsRatio,OR)=1.4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
作者:蔡军芳;罗凤基;李金华;张春提 刊期: 2009- 04
-
中国人群大样本调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出模式分析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不同年龄和免疫状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Virus,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组合模式.方法在全国160个疾病监测点,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59岁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后,采集血标本,分离血清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gen,HBsAg)、抗乙肝......
作者:崔富强;毕胜利;张勇;龚晓红;陈园生;王富珍;郑徽;贾志远;胡苑笙;吴振华;缪宁;李黎;梁晓峰 刊期: 2009- 04
-
山东省首次分离出基因1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目的从山东省济南市采集的蚊虫标本中分离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JapaneseEncephalitisVirus,JEV),并确定其基因型别及前膜蛋白(PrecursorMembrane,PrM)基因片段和包膜蛋白(Envelope,E)基因区段分子特征.方法对2008年采集的蚊虫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新分离的病毒进行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新分离JEV的PrM、E区段核......
作者:王海岩;高晓艳;宋立志;李岩;刘桂芳;王环宇;付士红;陶泽新;林晓娟;刘尧;冯蕾;刘翀;梁国栋;徐爱强 刊期: 2009- 04
-
上海市闵行区29起水痘爆发疫情分析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流行株基因分型研究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29起水痘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流行株的基因型别.方法根据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疾病监测点进行实时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数据并统计分析;同时对部分临床诊断水痘病例采集疱疹液标本,采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Cell)和Vero-E6细胞进行VZV分离,从致细胞病变的培养上清液提取脱氧核糖核酸进行聚合酶链反应......
作者:杜艳;蒋露芳;张莉萍;倪政;金宝芳 刊期: 2009- 04
-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鉴定2例无菌性脑炎的未知病毒
目的建立一种可应用于准确检测未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2例无菌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接种人横纹肌肉瘤细胞,收集感染细胞液,将细胞液离心去除细胞碎片,超速离心沉淀病毒颗粒后,用脱氧核糖核酸酶处理,提取核酸后,用随机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GEM-TEsay载体中测序,序列通过BLAST(BasicLocalAlignme......
作者:陈寅;严菊英;卢亦愚;茅海燕;张严峻 刊期: 2009- 04
-
脑膜炎奈瑟菌基因组中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与血清分群之间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Meningitides,Nm)基因组中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NumberofTandemRepeatsSequences,VNTRs)与血清分群(A和C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Nm血清抗体玻片凝集法对Nm菌株进行血清学鉴定;选择4对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扩增Nm基因组中4个位点的VNTR01......
作者:田国忠;邵祝军;李马超 刊期: 2009- 0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合作项目地区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效果评估
目的评价2002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MinistryOfHealth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MOH)/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GlobalAllianceforVaccineandImmunization,GAVI)合作项目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BVaccine,HepB)纳入免疫规划的效果.方法在全国68个项目县(区、市),采用多阶段随机......
作者:崔富强;龚晓红;陈园生;王富珍;郑徽;胡苑笙;吴振华;缪宁;李黎;梁晓峰 刊期: 2009- 04
-
麻疹病毒H1和H2基因型快速鉴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简化麻疹病毒H1和H2基因型快速鉴定方法的步骤,使之操作更加简单快速.方法将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Nested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nPCR)改进为一步法RT-PCR,使用原方法中的一对内引物,将扩增后的PCR产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进行基因型鉴定,同时电泳检测也用较安全的荧光染料GeneFinder代替了有致......
作者:周剑惠;杜占森;王爽;陈超;常新;刘桂艳;张晓磊;许松涛;姬奕昕;许文波 刊期: 2009- 04
-
流行性乙型脑炎纯化灭活疫苗(地鼠肾细胞)安全性及血清学效果研究
目的评价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纯化灭活疫苗(地鼠肾细胞)[PurifiedInactivitedJapaneseEncephalitisVaccine(PrimaryHamsterKidneyCell),JEV-I(PHK)]接种安全性及血清学效果.方法共选择943名6月龄~10岁儿童进行Ⅰ、Ⅱ、Ⅲ期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用疫苗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批号20010401,剂量为0.5ml/剂,每剂......
作者:李薇;贾丽丽;邹勇;孙振鹏;岳广智;王志伟;童亦兵;庄妍;吴昊;王玉琳 刊期: 2009- 04
动态资讯
- 1 延安市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 2 东莞市2005~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消除麻疹措施
- 3 全球2000年霍乱情况
- 4 江西省2004~2005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5 陕西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屏障的评价
- 6 液体与冻干狂犬病疫苗临床反应与免疫原性观察
- 7 国产冻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研究
- 8 上海市嘉定区1992~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 9 冻干和液体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与免疫效果观察
- 10 中国2011年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进展
- 11 云南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 12 聊城市1999~2004年麻疹监测分析
- 13 中国两个地区0-15岁健康儿童与新生儿母亲风疹抗体水平的回顾性调查
- 14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安全性观察
- 15 山东省威海市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地理可及性分析
- 16 甘肃省兰州市某区发热出疹性疾病血清学与病原学监测分析
- 17 潍坊市接种门诊运转周期调整前后儿童及时接种率分析
- 18 有关2001~2002年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成分问题
- 19 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免疫监测管理策略
- 20 中国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上市后监测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