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1995年创刊,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联合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唯一专门报道计划免疫专业的学术刊物。双月刊,大16开本。主要登载国内外计划免疫、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免疫预防和疫苗研究的成果,计划免疫管理,实验室技术和方法,国内外有关计划免疫的学术信息。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管理、经验交流、短篇报道、综述、讲座、学术报告、学术讨论、专家访谈、文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计划免疫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出版部门: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1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17/R
邮发代号: 82-85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计划免疫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17/R
- 国内刊号:11-551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贵州省1992~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实验室监测分析与评价
贵州省1992~1999年共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1148例,采集AFP病例粪便标本975例,分离出肠道病毒287株,其中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128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159株.113株PV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有8株Ⅰ型野毒株,5株疫苗变异株,100株疫苗相关株.1993年以前病毒分离以PVⅠ型野毒株为主,1994年以后已连续6年未分离到PV野毒株......
作者:叶绪芳;任刚;朱青;孙明;张大勇 刊期: 2000- 06
-
安徽省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活动效果评价
为了评价安徽省麻疹疫苗(MV)初始强化免疫活动的效果,于1997、1998、1999年在所辖17个地区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麻疹血清学监测和费用-效益分析等,对MV初始强化免疫活动进行了评价.安徽省麻疹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在强化免疫前为7.94/10万,对1~6岁儿童开展MV强化免疫后,1999年麻疹发病率为1.36/10万,降低了82.87%;1~6岁儿童麻疹发病构成,强化免疫前为39.89%,强化免......
作者:余文周;张莲芝;何维宽;周淑洁;沈永刚;戴振威 刊期: 2000- 06
-
湖北省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实验室监测分析
湖北省1999年共收检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便标本208例;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检出率为6.25%,较往年显著上升;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检出率3.37%,较往年显著下降;肠道病毒(EV)总检出率显著下降.分析原因认为,PV检出率的上升可能与麻痹后突击服疫苗再采集粪便标本,以及环境接触染毒等因素有关.以L20B细胞置换Hep-2是EV总阳性率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NPEV检......
作者:彭明军;杨朝晖;魏锐;郑景山;陈红缨 刊期: 2000- 06
-
浙江省1999年麻疹暴发疫情特征分析
浙江省1999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10起麻疹暴发疫情,发病475例,无死亡.农村和学校为主要发生地;高罹患率171.60‰,同时存在城区流动人口聚集地的麻疹暴发,但是发病强度偏低;发病时间主要分布在1~6月和10月;暴发病例中有明确麻疹疫苗(MV)接种史的占13.1%,无MV接种史的占28.2%,MV接种史不详的占58.7%;......
作者:潘晓红;凌罗亚 刊期: 2000- 06
-
中国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现状
为了对当前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监测水平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利用EPIinfo软件对全国AFP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的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全国1999年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76/10万,报告的AFP病例分布于全国2084个县(区、市、旗,下同),占全国县数的72.8%;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要求;AFP病例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6%.目前全国AFP病例......
作者:张荣珍;曹雷;王晓军;张兰香;张兴录;周军;于竞进 刊期: 2000- 06
-
福建省199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血清抗体调查
为了解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福建省1999年在进行MV强化免疫活动中,随机抽取305名儿童检测血清ELISA-IgG抗体.结果显示:在强化免疫前有78.37%的儿童处于易感和低抗体水平.通过强化免疫,人群抗体阳性率由免疫前的68.20%升至免疫后的97.38%,几何平均滴度(GMT)由1:96.99升至1:1751.66.免疫前处于易感的儿童抗体阳转率达91.75%.说明强化免疫对控制麻......
作者:蔡志坤;周勇;杨秀惠;潘伟毅 刊期: 2000- 06
-
海南省育龄期妇女破伤风类毒素接种与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监测的流行病学效果
为了实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NNT)的目标,1996年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海南省合作,在三亚市、琼中县开展了消除NNT试点研究工作.方法是: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方法调查项目市、县活动前后育龄期妇女破伤风类毒素(TT)接种率,育龄期妇女未接种TT的主要原因.育龄期妇女TT接种以突击接种为主,并逐步纳入常规计划免疫系统,NNT病例监测纳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同时运行.通......
作者:孙莲英;王春雷;吴多林;陈志勇;朱坚;曾昭长;邓海英;史金端 刊期: 2000- 06
-
山东省1999年麻疹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山东省1999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776例,采集血清标本861份,采集率为48.4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获法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9.12%(509/861)和10.34%(89/861),两者全部阴性者占30.54%(263/861).1337例麻疹暴发疑似病例,麻疹、风疹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8.81%(327/556)和14.57%(81/556);......
作者:王常银;许青;徐爱强;王同展;宋立志;肖作奎;张丽;李漫时;许文波 刊期: 2000- 06
-
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儿童出生率
为了解常规的儿童出生月报系统出生率的可信性,以及对该系统报告质量作出科学的评价,从而为发现、分析、解决该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运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算1999年全县儿童出生率.结果表明:1999年全县常规的儿童出生月报系统报告的出生数为8197人,出生率为7.99‰,运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算1999年全县儿童出生数为8902人,95%的可信区间为8398~9406人,儿童出生率的......
作者:李大罕 刊期: 2000- 06
-
北京地区HBsAg阳性母亲的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评价母亲HBsAg阳性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寻求加强免疫时机,北京市卫生防疫站于1996~1999年连续4年对1~5岁儿童免疫后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血清学的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5岁以下儿童抗-HBs阳性率为78.66%~80.56%,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为3.41%~3.51%,未呈现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不同地区儿童免疫后效果较一......
作者:龚晓红;刘立荣;裴红生;张迎新;邢丽丽;汪霞;李文靖;韩庆英;邢玉兰 刊期: 2000- 06
动态资讯
- 1 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及脊髓灰质炎(脊灰)病例数
- 2 江西省南昌市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场所暴力现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 3 一起麻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 4 白喉实验室诊断技术及进展
- 5 云南省昭通市2014-2015年麻疹高发原因的病例对照研究
- 6 中国1999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现状
- 7 同时接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和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 8 《中国计划免疫》杂志2000~2005年发表论文相关数据分析
- 9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甲型肝炎总抗体的比较研究
- 10 吉林省城市社区和乡镇预防接种人员工作满意度与需求调查
- 11 吉林省2012~2013年<5岁婴幼儿中检出诺如病毒G Ⅱ.4 Sydney(悉尼)2012变异株
- 12 水痘疫苗及其免疫策略
- 13 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不同免疫覆盖率县的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及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调查
- 14 宁夏回族自治区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 15 一起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偶合病毒性脑炎的调查诊断
- 16 山东省人类肠道致细胞病变孤儿病毒13型分离株的基因特征分析
- 17 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联合减毒活疫苗猴体神经毒力研究
- 18 接种狂犬病疫苗引起癔症反应1例报告
- 19 天津市2003年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评价
- 20 接种麻疹疫苗偶合水痘爆发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