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1995年创刊,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联合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唯一专门报道计划免疫专业的学术刊物。双月刊,大16开本。主要登载国内外计划免疫、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免疫预防和疫苗研究的成果,计划免疫管理,实验室技术和方法,国内外有关计划免疫的学术信息。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管理、经验交流、短篇报道、综述、讲座、学术报告、学术讨论、专家访谈、文摘。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计划免疫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出版部门: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517/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517/R
邮发代号: 82-856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计划免疫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17/R
- 国内刊号:11-551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河北省2004年实施麻疹疫苗后续免疫活动评价
目的探讨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方法2004年对保定、沧州市和华北油田715414名8月龄~5岁儿童实施了麻疹疫苗(MV)后续免疫活动.利用省统计局资料、疫苗分发数、疫情资料等,对报告接种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报告接种率92.67%,以县为单位报告接种率为76.06%~99.64%.结论开展MV初始强化免疫和后续免疫对控制麻疹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张富斌;孙印旗;张俊棉;梁勇;李静;刘曙光;张振国 刊期: 2006- 05
-
全国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目的了解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防控)措施,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发病和防控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05年麻疹疫情回升,报告发病率为9.50/10万,2006年(1~6月,下同)总体发病水平低于2005年同期.2004年以前西部地区麻疹发病率较高,2005年开始东部地区和东北三省麻疹发病率上升明显......
作者:余文周;税铁军;李黎;梁晓峰 刊期: 2006- 05
-
河北省麻疹实验室网络的建立和运转状况分析
目的评价河北省麻疹实验室网络(MLNW)在加速控制麻疹中的作用.方法对1999~2004年MLNW检测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河北省1999~2004年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调查疑似麻疹5474例,MLNW检测血清标本4560份,实验室诊断率平均为83.30%,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49.06%,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35.59%.2003、2004年MLNW接收标本后3d内及时检测率为73.60%(......
作者:梁勇;张富斌;孙印旗;张振国;许文波;蒋小泓;张燕 刊期: 2006- 05
-
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血清学诊断和基因型别鉴定
目的对一起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爆发进行血清学证实,鉴定引起病毒性脑膜炎的腮腺炎病毒基因型别.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临床诊断为腮腺炎患儿的血清和脑膜炎病人脑脊液(CSF)标本中的IgM抗体;从脑膜炎病人CSF标本中提取核糖核酸(RNA),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PCR)方法扩增病毒小疏水蛋白(SH)基因255个核苷酸片段;序列测定结果与GenBank的8个基因......
作者:吴宏伟;崔爱利;许松涛;朱贞;姬奕欣;张燕;刘中华 刊期: 2006- 05
-
青海省2001~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
目的分析青海省2001~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麻疹策略及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青海省2001~2005年共报告麻疹181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33/10万.8月龄~14岁病例数占65.18%;病例中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的占21.10%,无免疫史的占25.57%,免疫史不详的占53.33%;发病高峰在3~6月.青南地区发病率高于环湖......
作者:赵建海;张永基;毕玉贵 刊期: 2006- 05
-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观察
目的观察评价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在江苏省射阳县将236名3~4月龄健康婴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种试验疫苗和对照疫苗,观察接种后的安全性及2针免疫后1个月、3针免疫后1个月的免疫原性.结果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无严重的全身反应.试验疫苗组2针免疫后1个月和3针免疫后1个月,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与免疫前相比均达到≥4倍增长,阳转率均为100%.抗体GMT分别上升6......
作者:陈昌标;姜仁杰;马福宝;郑春早;胡高兵;熊慧玲 刊期: 2006- 05
-
国产冻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冻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选取18~24月龄儿童210名,每名儿童接种1剂MMR,在接种后30min、6h、24h、48h、72h、7d、9d分别观察接种后临床反应,并于接种前、后6周各采集血清标本1份,用血凝抑制(HI)试验定量检测麻疹、腮腺炎、风疹IgG抗体.结果接种MMR后中、弱发热反应发生率4.29%,在1~2d内消退......
作者:王金荣;林云;陈海平;吴志英;邱顺林;王振海 刊期: 2006- 05
-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以TaqMan-MGB荧光探针为特点的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用于检测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MuV)核酸.方法针对MuV血凝素(H)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与TaqMan-MGB荧光探针,筛选并优化荧光定量RT-PCR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用以提高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与准确性;并通过体外克隆技术建立MuV基因拷贝数定量分析模型.结果引物与探针的优化浓度分别为88......
作者:冯燕;卢亦愚;严菊英;史雯;周敏 刊期: 2006- 05
-
标本因素对麻疹病毒分离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的标本、不同的标本采集时间对麻疹病毒分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B95a细胞培养法分离麻疹病毒,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分离出的麻疹病毒进行鉴定.结果对天津市2003~2004年采集的8份咽拭子和37份尿液标本进行了麻疹病毒检测.从8份咽拭子中分离到7株麻疹病毒,分离率为87.5%;从37份尿液中分离到8株麻疹病毒,分离率为21.6%.咽拭子麻疹病毒的分离率高出尿液3倍;出疹......
作者:田宏;刘杨;田永琴;高志刚;万丽霞;张之伦 刊期: 2006- 05
-
接种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偶合手足口病1例报告
某女,1998年5月12日出生,于2005年10月25日9:30在左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0.5ml(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3100403,有效期2006-10-30).......
作者:李文戈;刘铁明;卢潮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引起不良反应1例报告
- 2 多段温度小型记录器温度监测性能的评价
- 3 以大年龄病例为主的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4 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卢森堡支持的青海省加强冷链及儿童免疫服务质量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 5 重庆市2000年麻疹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 6 《中国计划免疫》征稿简则
- 7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2015年一起小学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调查
- 8 尼泊尔2000~2006年控制麻疹的进展
- 9 2006年全球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
- 10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后遗症的危险性综述
- 11 云南省麻疹野病毒不同基因型的流行分布状况
- 12 烟台市90年代百日咳流行病学分析
- 13 中国2005~2014年15~49岁人群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14 珠江三角洲地区1~6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抗体现状调查分析
- 15 青海省2006~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消除麻疹策略探讨
- 16 440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大学生加强免疫的效果观察
- 17 婴儿麻疹发病原因及免疫策略
- 18 马鞍山市儿童乙型肝炎 麻疹 风疹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检测
- 19 深圳市“互联网+预防接种模式”的应用推广及问题探讨
- 20 浙江省宁波市不同接种模式成人接种门诊的医生工作满意度调查